今天小编要分享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传播硕士(MA in Global Communication,“GC”)23fall就读体验。
关于课程结构:
一个学期四门课,第一学期有三门必修和一门选修,必修以打基础为主,比如传播理论,传播研究方法,全球互联网对比批判,其中,如果在本科期间学过传播研究方法,可以申请免修,并且多上一门选修。
第二学期有两门必修和两门选修,必修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合理进阶,进一步扩展了跨文化传播和全球化媒介的知识,选修开得很多,各种话题都有涉及,也可以根据课程大纲进行选择,上其他专业(企业传播、新媒体、新闻、广告)的专业课和选修课,比较灵活。
也提供毕业论文选择,若绩点在3.3以上,可以选择写毕业论文,少上一门选修。
关于课程心得:
因为专业特殊性,必修课没得选,选修课只有三个,这个值得读的问题,聚焦在选修回答。
第一学期开的New Media and Society,听说这门课平常是开在第二学期的,但今年是个例外,老师是一个会说普通话的local,英语口语水平一般,主要讲新媒体与社会学结合的知识,老师人很好,只有一个个人/小组展示(取决于选课人数)和期末论文。老师还会约同学爬山。推荐这门课,请选她!
第二学期开的Critical Data Studies,老师也是会说普通话的local,小酒窝很可爱,英语口语很好,人很和善。课程是在第一学期必修全球互联网的进阶版,也是和算法、数据、数据化有关。但内容不硬核,是理论课程,不是实践课程(不会教授数据分析工具等)。虽然有测验,但是比较简单,单选且开卷,很容易拿高分。考核方式是四次测验(取三次最高分),一个期中个人论文,一个期末小组论文。事情挺多,但是给分很好,人很好,在写期末小组论文之前可以多次约咨询,私下也可以说中文。而且他很喜欢教这门课,可以看出准备的很认真,推荐这门课 请选他!
但,第二学期的PublicAffair,这门课我没有修,但是修过的同学都哭天喊地,任课老师姓梁,略有歧视内地生,给分低,反馈给的少,不愿与学生沟通,经常混网课。如果这门课老师还姓梁,请三思!(仅供参考,因本人没修这门课故暂无法确认真实性,如有误会请见谅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。
七年征程专业保证
学长学姐保驾护航
申请过程全程自信
总会有人值班的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