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分享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应用经济学就读体验,小编邀请了学长来跟大家谈谈他的经验。
双非,还不是双一流,金融专业,绩点4.04(均分90以上),雅思7,GMAT680,三段实习,Lily姐当时对我的评价是六边形战士,短板有,但不多。
23fall录取hku和nus的经济,最后来了nus。
我们班(ae)160多人,不到10个外国人,好像没有新加坡本地人。大部分是985/211,本科专业也是以经济学、金融学、会计学为主,另一个qe(量化经济)人数跟我们差不多,总之econ人数大概是300多点,具体大伙的本科背景我也不好问啦。
1.硕士期间基本每门课都有小组作业,但本科期间几乎不用做小组作业,因此在硕士期间通过小组作业认识朋友、学会沟通磨合。
2.硕士一次课在2个半小时左右,而且大部分课都在晚上,所以每晚上完课都会很累(我自己感觉。
3.期中考和期末考前都有recess week,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复习或者旅游。
我们需要修满10门课才能毕业,包括3门必修课(微经、宏经、计量)和7门选修课,我把我上过的课都列举一遍吧:
跟本科学的差不多,有一次pre,4次功课,都是以小组形式完成。期中考和期末考都可以带cheat sheet,期末考不考期中考的内容。
前三节课差不多可以覆盖本科宏经教的内容,后面主要学索洛模型、RCK模型、OLG模型。有一次pre,4次功课,都是以小组形式完成。没有期中考,但有一次小测,期末考是闭卷。
主要学处理截面数据、时间序列数据、面板数据,老师教的编程语言是stata,有三次作业,以个人形式完成,期中考和期末考都是开卷。
Python Programming for Economists:
主要学numpy和pandas,老师建议学过Python的同学就不用选这门课了,所以这门课的进度会比较慢,不会讲的很深。有一次小组作业,从Wooldridqe的数据集中选数据,最后做小组展示,要求每个人都要上台讲。在小组展示前老师会约每个小组吃饭,了解组员的想法和给建议。老师人很好,七夕节和中秋节送了月饼和巧克力(一个人在国外挺感动的)。期中考和期末考都是开卷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