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关于香港中文大学MSc inNEW Media23fall就读体验。
第二学期选修课:
Topical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II New Media and Computing
编程课,同样也是Bernard退休后新请的part-time老师,老师人非常好,是从0到1的编程教学,适用O基础,python、HTML、CSS、SQL等都有涉及,上完起码能有点编程基础了,有5次针对课程内容的practice巩固相关知识,结课是以2-3人小组形式一起进行一个网页编程,总体也比较像产品搭建。
Creative Technologies: Design and Management
产品课,上课时候的内容比较理论,讲究用户研究,相比起来作业的要求更偏向实践,有点demandinq,有四次小组形式的作业,结课是搭建一个产品原型)。
Topical Studies in New Media II Data Science in New Media
DataScience课,上学期Analytics的女强人老师,针对数据分析及可视化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,统计、研究方法、算法、AI方面的内容都有涉及,作业讲究个人收获和实际场景应用,有请商业大拿来分享,每节课都有课堂小测,结课有期末考以及个人形式的data science report )。
一些课程心得:
除了主修课以外,选修课强烈推荐T2的编程课!可以对coding有个入门的了解,个人觉得非常干货,而且老师非常nice,feedback很认真很快(打分的同时还会每个人都给详细的改进建议!),上课形式也寓教于乐(但听说下学期不一定继续任教。
不推荐的有T1的New Media Analytics新媒體剖析,主要是因为和T2的必修课内容重复,但是选了的话,到了T2有基础也许能够轻松点;
T1的必修课Trends and Impacts,需要大量阅读,并且有短论文要求,还需要闭卷考试,和2次小组作业,都需要结合理论框架调查研究阐明相关New Media现象。可以说是T1痛苦的根源所在也不为过,但是熬过去了感觉整个人都升级了。
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港中文新媒体硕士的课程结构分享和一些心得,欢迎大家留言讨论~
七年征程专业保证
学长学姐保驾护航
申请过程全程自信
总会有人值班的啦